深化思政教学改革,创新双师协同模式 ——我院开展"双师同堂"示范课教学活动
  • 发布人:党政办
  • 时间:2025-07-07
  • 来源: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

为响应江西省“大思政课”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要求,扎实推进“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”改革,我院思政部于近日精心打造“双师同堂”示范课,通过专职教师理论引领与兼职教师实践导览的协同模式,实现邓小平理论教学与地方改革实践的深度融合。该课程以鹰潭火车文化园为实景课堂,形成“理论讲解-实地研学-职业转化”的三维教学体系,获师生广泛好评。

图片1.png

双师协同破题,理论实践双线融合

课程以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为载体,聚焦“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”专题,由思政部专职教师徐凯艳与兼职教师徐俊豪组成教学团队。专职教师从溯源寻梦、砥砺追梦、青春筑梦三个方面系统阐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,兼职教师则以邓小平三次驻足鹰潭的历史脉络为线索,带领学生实地考察鹰潭火车文化园,解析“好口子”定位如何推动鹰潭从铁路小镇向智慧枢纽转型。

图片2.png

这种“理论主讲+实践助讲”的分工模式,既保证了思政课的政治高度与理论深度,又通过地方案例活化教学内容。学生在绿皮车厢改造的咖啡馆、铁路博物馆等场景中,直观理解“发展才是硬道理”的实践逻辑,实现从“课堂听讲”到“场景沉浸”的认知升级。

图片3.png

地方案例赋能,改革精神具象呈现

课程紧扣江西本土特色,将鹰潭火车文化园作为改革开放理论的“活教材”。在文化园导览环节,兼职教师重点讲解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“思想要更解放一点”的嘱托,引导学生观察园区“保护-开发-经济收益”的产业链条——从废弃铁轨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从蒸汽机车到物联网智慧港,生动诠释改革方法论在地方发展中的实践路径。

图片4.png

职业导向增效,改革基因融入成长

课程立足高职教育特色,将改革精神转化为职业发展动能。在“青春筑梦”环节,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专业谈担当。这种“理论-实践-职业”的三阶培养模式,使思政课成为连接理论认知与职业理想的桥梁,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建设同频共振。

图片5.png

此次“双师同堂”示范课是我校落实江西省思政课改革的重要实践,后续将围绕“大思政课”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改革项目持续创新,通过双师协同、校地联动、产教融合的多维路径,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政育人体系,让改革理论在新时代青年中落地生根。